2016年4月,习在安徽考察时强调,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,我们要增强使命感,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,奋起直追、迎头赶上。牢记嘱托,安徽以创新为引擎,在关键环节、核心领域发力,助推高质量发展。
在合肥的一间实验室里,李军配的团队正忙着测试新产品,他们使用的大分子着色剂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环保染料,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。
3年前,习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察,鼓励青年学子向老一辈杰出科学家学习,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那个时候,李军配还是中科大的一名博士后。
习说:“孩子们,年轻人在学校这一步很重要,现在还是心无旁骛,学得文武艺,报得我们13亿人民,报得我们的中华民族、我们的国家,一定扎扎实实地学习,学知识、学做人,然后走向社会。”
(习)当时嘱托我们要学得文武艺,报效我们的国家和民族,我觉得我不仅要在实验室,做出最尖端的材料,也要把创新和实际结合起来,为我们的社会和民生创造价值。
安徽是科技大省,量子科学、人工智能、超高音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走在国内前列。如何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?3年来,安徽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,形成了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。
不久前,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的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,工作人员首次完成了300公里双场量子密钥分发试验,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。2016年,习也专门来到这里。
(习)说,量子通信技术很有前途,非常重要,我们的研究工作很有希望,大有作为,我们整个团队都深受鼓舞,这几年来我们整个团队,贯彻的要求,再接再厉,目前在量子通信领域,我国处于国际领跑地位。
有了科技之花,还要让它们结出产业之果。安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,打通人才、资金、平台之间的壁垒,把实验室里的高精尖研究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。
今年4月投入运营的安徽创新馆就是一个集知识产权评价、交易、金融服务和产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大市场。这里汇聚了1100多件代表安徽创新发展的展品,目前已经对接科技成果项目13个,受理产权交易项目20个,完成投资放款项目13个。
让那些矢志于创新的创新者,能够进一步向技术型企业,向新型产业发展,我们实现一个过桥的作用,搭建一个大的平台。
科技创新一子落,经济发展满盘活。现在的安徽,平均每天获授发明专利44件,新登记注册企业925家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也从2016年上半年的59.7%提升到了今年上半年的65.1%。
合肥是国家三大综合性科学中心之一,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,而高新区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,始终牢记习嘱托,把原始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,打造原始创新“策源地”。围绕信息、健康、能源等领域前瞻部署,推动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等产业技术、产品、应用创新,诞生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性先导产业(中科大“墨子号”量子科学实验卫星、量子保密通信“京沪干线”等均代表了当今量子信息技术领域世界最领先的成果等)。“中国声谷,量子中心”,合肥高新区将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!